转载:宝坻区文化馆珍藏着这样一件蟒袍,关于它有这些故事……

2017-07-19 13:34 阅读(?)评论(0)

宝坻区文化馆珍藏着这样一件蟒袍,关于它有这些故事……

       在宝坻区文化馆珍藏着一件评剧演出中将相王侯穿用的蟒袍。据考证,这件戏装已逾百年。百年前的丝绸,百年前的手工刺绣,至今依然光鲜亮丽。时间和工艺共同体现着它的价值。

       一起被收藏起来的还有这些老戏装。

       其实,就在几年前,这些戏装还在戏台上使用,被收藏之前,它们是属于大唐庄镇大唐庄村评剧团的。已经没人能说清,在这一百年间有过多少评剧艺人穿用过它们,它们又随着大小角色们到过哪些城镇和乡村。但透过这些百年老戏装,我们仿佛看到一百多年前,评剧正在宝坻的乡土间,以旺盛的生命力孕育萌发,仿佛看到一代又一代的宝坻评剧艺人,迈着优雅的台步走上舞台,走出宝坻。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百年评剧留给宝坻的深深烙印。



       一八九三年,也就是清光绪十九年的一天,几个来自直隶宝坻县的民间艺人,被带入宫内。奉旨在慈嬉太后“御座”垂帘前,供奉一段名叫《对花》的小戏唱段。充满乡土味道和民间气息的表演,让听惯了官腔雅韵的皇家人物感觉新鲜,还给这些艺人颁赏了“小金锞子”。艺人里最有名的两个,一个叫乐不够,一个叫金叶子。

       艺人们当时所唱的被称为蹦儿戏。由宝坻一带的莲花落演变而来的蹦儿戏,正是后来的西路评剧的源头。



       下五庄、双王寺,宝坻的两个普通村庄。清同治、光绪之交,下五庄的九合班,双王寺的杨掌班,是京津周围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两个莲花落班社。莲花落是一种古老的说唱艺术形式,此时的宝坻,莲花落已经从过去一人演唱的单口莲花落发展出两三个人演唱的对口莲花落。

       “杨掌班”和“九合班”每逢年节、庙会,演出频繁。两班的对口彩唱“莲花落”常以打擂台形式争比高低。这两个班内的乐不够、韩九龄、金叶子等年青艺人,借助戏曲的分场形式,在对口莲花落的基础上,吸收梆子腔长处,和当地语音、民间音乐相结合,创出一种风格独具的声腔。发展成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民间地方小戏。


       随后,这批农民艺术家带着宝坻的乡土气息和艺术创造,闯进了紫禁城。新颖的演出形式,高亢的唱腔,一登场就受到了城市观众的欢迎。特别是金叶子的一曲高歌,声震九城,使京都人民耳目为之一新。西路评剧就此形成,并在城市扎下了根。而这比起源于唐山一带的东路评剧早了整整二十年。

       西路评剧高亢、豪放。唱腔接近生活语言,带有乡土味,自然流畅,易于上口,因而在京津地区迅速流行开来。

       1901年以后,金叶子、乐不够等频频往来于京、津两地。一时间,西路戏班风头无二。形成较晚的东路评剧,因为唱不过西路,创始人成兆才曾率领全班东路人马专门去看西路蹦蹦的演出,吸收借鉴,取长补短。直到1917年,在东西两路的对台戏中,西路还略胜一畴。



       进入上世纪二十年代,东路崛起,西路因剧目贫乏,腔调过高,学者甚少,加之艺术保守,缺少好的坤角,而日渐式微。

       直到五六十年代,评剧界挖掘整理了一批西路评剧的代表剧目,使西路的风采得以重现。其实,百年以降,东西两路早已合源并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么为什么评剧会在宝坻发源呢,除了宝坻地近京畿,文化昌隆,漕运发达,集散顺畅外,宝坻人性格中的兼容并包,不守成规的因子,也是重要原因。

       宝坻人没有因为发源于本地的西路评剧衰微,而影响对评剧喜爱。相反在西路评剧之后,宝坻对现代评剧的繁荣和发展依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能够走出刘宝山、刘小楼、孔广山、李福安、赵连喜、赵丽蓉等一批又一批评剧名家和那些遍布城镇乡村的数不清的爱好者,就是最好例证。宝坻是评剧的发源地,更堪称评剧之乡,评剧在宝坻因为底蕴而得以传承,因为包容而常葆活力。

  最后修改于 2017-07-21 06:17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